
- [12-04]研究人员培育出抗旱能力更强、生长发育未受阻碍的作物
- [11-20]科研人员开展了有机无机肥料对土壤健康影响的长期对比研究
- [11-20]植物所发现调控甜高粱茎秆持汁特性基因
- [11-20]植物耐盐机制揭示
- [11-20]长期施肥下土壤固氮菌群落构建研究取得进展
- [11-20]东北地理所研发高效持续提高羊草生物量的 3 GA3 种子引发技术
- [11-20]遗传发育所发现植物免疫系统生成的调控机制
- [11-13]研究揭示菌根共生中脂肪酸营养交换的调控分子机制
- [11-13]ATP合成酶可应用于耐寒作物研发
- [11-06]科学家利用CRISPR-CAS9来加速变性淀粉木薯选育
- [11-06]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培育需肥量少的高产作物
- [10-30]研究人员利用固碳酶增强玉米光合作用以提高产量
- [10-30]科学家研发自主型机器人以解决农作物杂草问题
- [10-30]增加光合作用羧化酶可提高作物产量
- [10-30]新排水模式既能提早种植时间又可防止污染
- [10-30]生物学家通过基因编辑培育保留有益特性的作物新品种
- [10-15]用RGONAD方法对大鼠进行基因编辑
- [10-15]研究人员可追踪杀虫剂在昆虫体内发挥作用的全过程
- [10-15]植物促生细菌方面的研究可提高农作物的耐盐性
- [10-15]科学的土壤管理有助于管控气候变化相关风险
版权所有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