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[03-20]自然手段可减少杀虫剂使用及其环境影响
- [03-20]研究发现土壤无法有效缓解气候变化
- [03-06]纳米缓释技术可大幅减少农药用量
- [02-06]生物所创制高花青素紫胚玉米种质
- [02-06]新观点:叶片是脱落酸合成的主要器官
- [02-06]中科院地化所等揭示超积累植物硒转化贮存机制
- [01-30]研究发现寄生生物可控制宿主植物基因表达
- [01-30]两种植物色素共存于同一花朵中
- [01-23]南京土壤所在材料和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取得进展
- [01-23]专家:造林能显著增加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的数量与质量
- [01-23]华南植物园蚯蚓和菌根真菌的交互影响氮吸收机制研究获进展
- [01-23]沈阳生态所高肥力农田土壤氮转化的同位素示踪研究获进展
- [01-23]合肥研究院液体发酵灵芝菌丝多糖检测技术获进展
- [01-16]烟草所新发现将使浒苔变废为宝
- [01-02]植保所阐明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同域下的基因渗透现象
- [01-02]亚热带所狐尾藻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取得进展
- [12-12]合肥研究院研制出以纳米水凝胶为载体的pH控释农药
- [12-12]改良农耕每年可减排10亿吨温室气体
- [11-21]特产所首次破译鹿科动物全基因组序列
- [11-21]科学家首次鉴定胡蜂性信息素
版权所有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