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[07-01]现代小麦品种并不比老品种更依赖杀虫剂和化肥
- [06-19]中国农科院启动“藏粮于技”科研计划
- [06-19]害玉米的幺蛾子 行踪已被查明
- [06-19]以色列公布果蔬农药残留报告
- [06-19]利用稻壳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以对抗有害藻华的新方法
- [06-03]气候变化加剧了全球经济产出不平等
- [06-03]机器学习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作物产量
- [06-03]花生基因组精确测序为花生改良提供基因组工具
- [05-27]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
- [05-27]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揭示小麦开花的新机制
- [04-29]授粉昆虫与害虫互作对植物进化有影响
- [04-29]真菌受体研究为控制赤霉病提供了新路径
- [04-15]仅靠农业技术进步不足于解决生物多样性危机
- [04-15]科学家揭示乙烯调控种子休眠新机制
- [04-15]果实颜色生态功能分化机制研究取得进展
- [04-15]中国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突尼斯展示精准农业应用前景
- [04-15]研究揭示气孔在植物免疫中的新功能
- [04-01]科学家发现了栽培草莓的遗传路线图
- [04-01]万建民院士团队揭示水稻粒型调控分子机制
- [03-25]美国研究发现能够帮助植物抵抗细菌感染的机制
版权所有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