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[03-25]作物种植种类单一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
- [03-18]科研人员发现小麦小花育性的遗传基因
- [03-18]研究人员发现作物可直接识别致病真菌
- [03-18]叶绿体蛋白降解新途径或可助力研发抗逆能力更强的作物品种
- [03-18]对植物调节水分平衡的信号通路研究有助于培育节水新品种
- [03-18]利用量子点技术追踪花粉以提高作物授粉效率
- [03-18]植物叶龄决定了其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侵袭时的响应分工
- [03-18]作物受病虫害威胁时的防御机制及其影响
- [03-11]从野生植物中快速获取抗病基因的新方法将加速抗病育种
- [03-04]研究发现小麦响应紫外胁迫机制研究获进展
- [03-04]研究发现人工调控作物衰老进程路径
- [03-04]中国水稻研究所发现增加水稻穗粒数新途径
- [03-04]油菜种子含油量调控基因首次被克隆
- [02-18]我国科学家从分子层面揭示棉花黄萎病导致落叶病因
- [02-18]600 多种植物“癌症”病原机理 获得 揭示
- [02-18]我国学者发现淮河中游地区7000 年前稻黍共存的最早证据
- [02-18]研究发现 A RNA 介导 A DNA 甲基化参与调控草莓成熟
- [02-12]大麦中发现的新型复合糖有巨大的应用潜力
- [02-12]美国:通过设计光呼吸捷径可提高作物生长量40%
- [01-29]科学家发现从种子直接克隆水稻
版权所有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