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[10-31]研究人员培育出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水稻新品种
- [10-31]培育耐盐碱作物的新策略
- [10-31]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打破作物产量障碍
- [10-24]生科院发现植物新转录因子家族PLATZ参与玉米胚乳发育与灌浆
- [10-24]华北理工大学证明葫芦科发生过全基因组加倍
- [10-24]遗传发育所发现植物激素“核受体”作用机理
- [10-17]研究人员找到抑制蚜虫摄食的植物蛋白
- [10-17]海外项目:新的牧草遗传资源及其开发利用
- [10-17]野生种在豆类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利用
- [10-17]生物所揭示植物核糖核酸甲基化调控新机制
- [10-10]遗传学帮助小麦对抗黑森瘿蚊
- [10-10]研究证实水稻“三花小穗”假说
- [10-10]蔬菜所揭示百合腋生珠芽形成的分子机理
- [10-10]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和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新成效
- [09-25]南京土壤所揭示秸秆生物质炭提高土壤抗酸化能力机制
- [09-25]遗传发育所揭示叶片非对称发育的生物力学调控
- [09-25]成都生物所脱落酸诱导植物抗病研究获得进展
- [09-25]苦荞基因组测序揭示芦丁的生物合成及耐逆机制
- [09-25]生物所在光信号调控植物磷饥饿领域取得重要进展
- [09-12]短波紫外线对紫甘蓝花青素影响研究获进展
版权所有: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
电 话: 010-51503304 地 址:北京市海淀区板井曙光花园中路9号
京ICP证090834号 京ICP备09053977号-3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047